当前位置: 首页> 法院文化

走 近 董 老

来源: 本站原创 时间: 2013-05-13 00:00 点击量: 1599

董必武纪念馆前,篆刻着“依法办事、有法可依、有法必依”和“群言堂”的两块高大石碑矗然而立。董老提出和倡导的“有法可依,有法必依”,是长期指导我国司法实践的理念与原则;“群言堂”则反映了董老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渴望与追求。这两句话以董必武国策碑的形式立于馆前,既表明它们是董老思想包括法学思想的精髓与内核,也显示出它们在董必武思想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对董老的最初印象,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我,在学校的组织下到董老故居参观,愚顽之童,只知道他是一个名人,是我们家乡的骄傲;及至初中,随着自己历史知识的增加,始知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中,那条决定民族未来的小船上,也有董老指点江山的身影;198635,董老百年诞辰纪念日,了解到他从一个晚清秀才成长为共和国的领导人,是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思想家;走上工作岗位之后,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,由于业务学习的需要,方知董老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,依照法律程序选举产生的第一位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,而且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法学家,是新中国法制的主要奠基人。这便是我对董老的粗约的肤浅了解和印象。

十九世纪中后叶,被誉为“铁血宰相”的普鲁士人俾斯麦,眼见晚清政府向西方国家购买枪炮,而日本明治维新政府却派大量人员到德国学习法律,就大胆地预言:将来之日本必胜于中国,因为清政府是在解决技术问题,而日本政府是在解决体制问题。俾斯麦一语成谶,时隔不久,日本人就开始滋扰中国的东南沿海,再过几十年,其铁蹄就踏入了中国的东三省。这中间的1914年,一个叫董必武的28岁中国青年,漂洋过海,东渡扶桑,只身来到日本,完成着历史对他的选择以及历史赋予他的责任,开始了与之终身结下不解之缘的法学的最初了解和接触……

董老系晚清秀才,其自识三字经开始,就深受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的封建思想的浸润与熏陶,但他能毅然决然地冲出几千年封建帝制垒积的城堡,跳出封建礼数编制的藩篱,顺应时代大潮,投身到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阵营,这如同凤凰涅般的脱胎换骨,该是何等的大彻大悟!

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呐喊,是为了改变当时中国人的国民性。诚如斯人,董老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体察出法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,遂于1914年、1915年,两次离开积贫积弱的祖国,负芨东瀛,到日本东京“私立日本大学”研习法律。自此,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有了唯一的一个无产阶级的法学先驱。一个晚清秀才,就这样成熟了自己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触摸与尝试,也成就了一个民族与先进政治文明的对话与对接,这也是何等的先知先觉!

在具有中国革命第一法庭之称的红安“七里革命法庭”的墙壁上,张贴着上世纪二十年代,董老主政湖北国民政府时期制定的《湖北省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》。其中的精神和原则,与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相关法律、法规该作何种程度的链接,它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又产生了何等程度的影响,以及它是否是中国无产阶级性质成文法的原点,我无力考证。但毋庸置疑的是,董老牵头制定的这样一部具有法律性质的条例,无异于一篇向剥削阶级宣战的檄文,这在腥风血雨的大革命时期,又是何等的政治智慧和勇气!

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“依法治国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”的基本方略,并在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予以确认,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治国理政模式的根本转变。然而,“依法治国”这一概念的雏形与母体,应该就是董老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提出“依法办事”的治国理政思想。在当时民主氛围还不浓厚,个人崇拜无以复加的政治情势下,这种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情怀与胸襟,又需何等的胆识与担当!

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有幸成为了黄冈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的一员。对我而言,确是莫大的荣耀与光荣。对董老法学思想的研究,的确应该是我们对革命先辈、法学先贤的最好追忆和纪念,也是我们后来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。诚然,无论是作为红安人,还是作为董老倾其毕生追寻探究的法治建设事业的承继者,我们都应该感到羞愧,因为我们对这种义务履行的自觉与醒悟还太迟;同时,我们还要感到汗颜,因为我们的心智可能无法担当起这份责任。

走进馆内,如同刚刚走到董老思想大海的岸边;走进馆内,如同刚刚走到董老法学群山的脚下;走进馆内,如同刚刚叩到董老法学理论殿堂的大门。董老是博大的,我们唯有心存敬意与谦卑;董老是伟岸的,我们需仰视才见。只有走近董老,才能渐次地了解董老并走进他的内心世界;只有走近董老,才能认识一个形象是高大的、人格是立体的、精神是丰满的、胸怀是宽广的、思想是深邃的董老;只有走近董老,才可能掬起他思想海洋里的一朵浪花,才可能撷起他法学思想高山里的一棵小草,才可能捕捉到他法学理论繁星里的一丝微光。

诚如所愿,即是对先贤的告慰;惟其如此,幸甚至哉!

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。抬头仰望,天空净朗如碧,董老殚精竭虑追寻、求索的共和国法治事业的光芒,宛若这冬日的阳光,虽不炙热,但依然会让行走在董老深爱的这块大地上的人们感到些微的温暖。

任凭岁月流逝,任凭雨打风吹,董必武国策碑及它承载的愿景与精神,如同这静默的大别山脉,将与天地同在!董老的丰功伟绩和他的思想,必将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