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 法院新闻

一案结,多案解!“巧执行”破解“连还债”

来源: 执行局 时间: 2025-02-27 10:42 点击量: 292

近日,红安法院执结了一起债务纠纷

这可不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执行案

不仅牵扯到其它执行案件

而且涉及一起借款合同纠纷

执行法官在执结该案的基础上

成功化解了多起关联纠纷

2019年,吴某在张某处租得店铺并签订了《商铺租赁合同》,约定一次性付清两年租赁费用7万元。后吴某经营不善,无力给付租金,张某多次催收无果后诉至人民法院,案件经法院依法裁判生效后,吴某仍未履行给付义务,案件进入执行程序。

案件受理后,执行法官程军华多次调查取证,均未发现被执行人吴某的财产线索,遂依法将其传唤至法院。在沟通中,吴某表示,自己愿意配合法院工作,可以找亲属代为履行,但是在店铺租赁期间,自己借给了张某5万元,二人约定的期限已过但张某仍未还款,如若不能在本案中将该部分款项抵扣,自己也要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
经初步沟通,张某表示不愿抵扣执行款,这让二人和解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。一旦吴某诉诸法院,届时被告变原告,原告转被告,不仅浪费司法资源,更会加剧两人之间的矛盾,如何破局成为了执行法官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
很快执行法官便找到了突破口。在梳理张某的相关材料时,执行法官发现,张某作为被执行人另欠下冯某的设备租赁款2万余元,因张某患有肾病,长期的透析吃药、住院治疗给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,这笔无力偿还的债务也影响着张某的日常生活。

为妥善化解矛盾,尽快帮助三人走出眼前困境,执行法官再次找到张某,建议将从吴某出借得的5万元折抵相应执行款,剩余的2万元用于偿还冯某的债务。得知自己的7万元租金全部用于偿还债务,张某表示坚决不同意,认为“一码归一码”,自己生病的巨大花销还需这笔租金来填补,欠下的债务自己以后会想办法还清。

执行法官劝说张某,不积极还债将面临诉讼程序,拒不履行也可能随时被司法拘留,案多缠身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,更不利于康复休养,张某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同时,也是被执行人,希望他能够换位思考,多理解他人难处,摆脱债务的枷锁才能更好迎接未来生活。经过多次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,张某最终同意法官建议,将吴某给付的7万元标的款分别用于偿还吴某、冯某债务。了解到张某的特殊情况后,冯某也自愿放弃未偿还部分,两案顺利执结的同时,也让一起纠纷止于未诉。

下一步,红安法院将深入贯彻“如我在诉”理念,把调解贯穿于“立审执”全过程,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,做到案结、事了、人和。